Wednesday, May 17, 2017

Land of Mine (2016)-地雷之境


大部份有關於德國的二戰片,他們都是扮演侵略者和迫害者的角色。早從二戰期間1942年的經典Casablanca《北非諜影》,到二戰過後1953年戰俘營片Stalag 17,至近代的許多集中營電影(Schindler's List《辛德勒的名單》以及去年奧斯卡最佳外語Son of Saul),德軍幾乎都是反派惡人。因此看這部丹麥片Land of Mine《拆彈少年》時,倒感覺頗為新奇。

入圍2017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Land of Mine,講的是二戰過後許多德軍戰俘在丹麥政府的強迫下,被派到丹麥西海岸邊去解除約兩百萬顆地雷。二戰期間,德國納粹從挪威到法國的西海岸築起了俗稱Atlantic Wall(大西洋鐵壁)的軍事設施,用來抵擋盟軍進攻歐洲大陸。差使當初埋下地雷的德國人來解除,似乎是再合情合理不過的現世報。

本片的主角Carl Leopold Rasmussen是丹麥的陸軍中士,對於德軍的憎恨,從開場第一幕便表露無遺。忍受祖國二戰期間被納粹佔領的恥辱,Carl對戰敗離去的德軍在言語和肢體暴力上毫不掩飾。他被長官任命,負責監督一群德國戰俘每天到沙灘上拆除地雷。如同德軍二戰時的殘酷,Carl準備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。

只是,大部份的德軍戰俘都是未成年的小男生,是晚期戰況告急時被大量徵召進隊伍的希特勒青年團(Hitler Youth)。叫這些涉世未深,乳臭未乾的孩子們每天進行凶險萬分的工作,就算對德軍恨之入骨的Carl,心裡也不免矛盾和掙扎了起來。隨時間演進,Carl對於這些德國少年的態度,也漸漸軟化起來。

Land of Mine揭開了丹麥歷史大家不願面對的黑暗章節。德國納粹固然罪不可赦,但是直接將無辜少年們推向死亡,同樣失去人性。戰後應該表現出氣度,嘗試化解仇恨時,丹麥政府卻選擇乘勝報復,更是直接違反了《日內瓦公約》。導演Martin Zandvliet拍攝這部電影,透過Carl的角色,或許也是想表達出丹麥對於二戰德國一開始內心的憤怒,但在良心趨使和衝突下應該展現出的人性,為黯淡的電影帶來一絲曙光。

整體評價:★★★½☆

註:雖說是丹麥電影,但本片大部分的時間都以德語進行。有趣的是,就算多年前只學過僅一年多德文的我,也聽得出本片丹麥演員們說的德語帶有一種腔調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