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October 9, 2016

Son of Saul (2016)-二戰集中營的真實寫照


第一次聽說Son of Saul這部片,是開車時剛好聽到NPR電台的Fresh Air節目主持人Terry Gross在訪問匈牙利導演László Nemes和演員Géza Röhrig有關他們拍的這部新片。與Holocaust大屠殺有關的電影與資料還算看過不少,但是對於集中營裡的sonderkommando與其歷史,卻是第一次聽到。聽著訪談的許多細節,竟忍不住地眼框泛起淚來了。

Sonderkommando在德文的意思是「特殊指揮官」,表面上聽起來很好聽,但其實指的是二戰集中營裡的一批猶太人。他們的工作是指揮犯人進毒氣室,之後再將屍體抬去火化,最後再將骨灰處理掉。這些sonderkommando以犯人的身份,近距離參與納粹人屠殺的行動,除了心裡上極大的創傷之外,還要承受其他犯人的不諒解,被誤以為是出賣他們的叛徒。隨著歷史真象慢慢被還原,今天大家知道這些sonderkommando並非自願而是在身不由己的情況下被隨機挑選出來的。

有關sonderkommando的記載其實存在不多。第一,因為機密工作性質,使得他們被納粹人定期「更換」。第二,就算集中營被成功地解放了,不知情的俄軍也會直接將sonderkommando圍補起來當場槍斃。最後,少數幾位生存下來的sonderkommando,也都不願和家人多提當年的事情。因此,這方面的參考資料甚少,許多和Holocaust相關的影片也都不會提起。2001年的The Grey Zone是我唯一知道的前例,不過那部我沒看過。

而這部Son of Saul在講的,正是一位Auschwitz集中營的sonderkommando的故事。這部電影當初幾乎橫掃了所參加的影展的各大獎項,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也如期地奪得了最佳外語片。某方面而言,這部電影算是我最高度期待的電影之一。由於主題的沉重,使我最近才順利將它給看完。不過很可惜的,對我而言,期望卻有些落空。

先講講最先觀察到的電影運鏡方式。男主角首度出現之後,鏡頭從此不離開他的頭一公尺的距離。這樣做,是為了讓觀眾只能透過主角的視野去了解身邊周遭的事物。導演的心思我可以理解,但是這樣的拍攝方式,看得其實很不舒服,混亂而且有壓迫感。不過導演表明說他不是要拍一部令人舒服的片。好吧,我雖不喜歡,但可以接受。

(劇透開始)再談談劇情。電影第一那幕,真的非常震驚。看似幽靜的森林,先是男主角Saul一人入鏡,然後接下來看到與聽到的,是乘坐著火車剛到集中營的大批犯人。Saul跟著人群從戶外走到室內,等犯人除去衣物後,被趕進房間裡。觀眾這時也都知道那是毒氣室,因為不久後從裡面傳出來的盡是不斷的敲打與大叫聲。跳到下一幕時,Saul與其他的sonderkommando已經在清洗毒氣室,等待下一批犯人…

Saul從屍體中發現一位還有呼吸的小男孩,但他立刻被納粹醫生給窒息而死。之後電影的重點,則幾乎都放在Saul想為這位男孩好好安葬的決心。身為猶太人,Saul必須在集中營裡尋找熟悉並且願意舉行猶太葬禮儀式的rabbi(猶太祭司)。

但是越看到後面,我對Saul的行為卻也越不諒解與認同。Saul的執著,使身邊的人陷入生命危險,甚至遭殺害,他仍在所不惜地一定要完成他的心願。他對旁人宣稱男孩是他的兒子,並在追問下解釋是他的私生子。究竟是真有其事,還是Saul當sonderkommando已久,使他精神錯亂,已得了忘想症?這個問題,導演不直接回答,觀眾也可有不同解讀。

確定的是,Saul在Auschwitz集中營時,遇上了1944年sonderkommando們發起的反叛事件。而Saul的一意孤行,也違害到了反叛行動的籌備計劃,其自私的行為,更加無法苟同。我已經對Saul的私人任務失去興趣,但其故事佔據了電影太大的核心。我更想認識的叛變與其他有關sonderkommando的事情,卻只能從模糊的背景裡東拼西湊起來,感覺有些無奈…

總歸來說,Son of Saul可能是拍攝二戰集中營最真實的一部電影之一,包括還原當時營裡的各國語言。納粹進行屠殺的幾幕,更是怵目驚心,畢生難忘。而且,本片更是讓觀眾真正認識集中營裡sonderkommando的角色。上述幾點都是對Son of Saul的高度肯定。可是同時,導演選擇的運鏡手法還有主角的故事,我卻不太能接受,使得對整片的滿意度大打折扣。最終我沒有得到我要的感動與震憾,只是又看了一部二戰集中營片。

整體評價:★★★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