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May 28, 2017

13 Hours: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 (2016)-秘密士兵,真實英雄


就算平時不太關心時事的人,或多或少都有聽聞2012年911的11週年時,美國在利比亞Benghazi(班加西)領事館遭武裝份子攻擊的事件。駐利比亞大使Chris Stevens在過程遇害,成為20多年來在任公職時被殺害的美國外交官。當時擔任美國國務卿的Hillary Clinton(希拉蕊·柯林頓)則因為情報和保安上的疏失,成為不斷被調查和保守派攻擊的對象。Benghazi事件,更是Clinton之後在2016年總統大選時揮之不去的致命傷之一,跳到黃河也洗不清。

當初Benghazi事件因為新聞過度報導而感到疲憊與厭煩,到了後面我便不再想去理會,許多其他細節自然也不大熟悉了。對它的了解大致上就是原本的獨裁者Muammar Gaddafi在2011年被殺掉後,國家頓時陷入了政局混亂,讓極端伊斯蘭組織有隙可乘。領事館遭攻擊,原本以為只是不滿民眾的自發性示威,但經調查發現其實是有計劃和籌備的行動。這部根據書以及真人真事改編的13 Hours: The Secret Soldiers of Benghazi《13小時:班加西的秘密士兵》,就是拍美國領事館和CIA單位遭攻擊的過程。

導演Michael Bay平時以極度誇張的爆破場面以及濫用特效聞名,拍的電影通常都是純娛樂性質的動作片。小時候我超迷變形金鋼的,但是Michael Bay的Transformer系列越拍越不入流,到後來甚至不屑一提。當知道這部片是他導演時,其實心裡還頗驚訝的。如此認真和嚴肅的題材,他真的可以勝任嗎?(回想一下他2001年的Pearl Harbor就知道他之前的紀錄非常不佳。)

結果,看這部電影讓我意外地對Michael Bay有些刮目相看。一大部分的功勞也來自編劇Chuck Hogan,其小說Prince of Thieves(與羅賓漢無關)之後被改編成好看的犯罪片The Town《竊盜城》。沒有無謂的分支故事,本戲的重點完全放在CIA僱用的GRS部隊(Global Response Staff)裡私人傭兵的真實成員身上。這些戰士們大多是退役的特種部隊,當初都是軍隊裡的菁英份子,但是回鄉後無其他技能,只好再拾起槍械做自己最熟悉的工作。

主角Jack Silva由John Krasinski飾演。雖然很喜歡他演過的Away We Go,但是擔任動作片主角,類型卻有點不大符合。電影的前40分鐘花了很長的時間介紹人物和政治時空背景,但是許多細節交待地過於急促混亂,重覆看了幾遍才搞清楚狀況。不過等到真正的武裝攻擊開始之後,步調明顯加快許多,進入Michael Bay熟悉的領域。不同於他其他的商業片,這些動作場面逼真而血腥,和Bad Boys《絕地戰警》與The Rock《絕地任務》的根本不能相提並論。

GRS的士兵從領事館的救援任務,到形跡敗露的「祕密」CIA基地遭受後續兩波攻擊,都擔任了最關鍵的角色。被外派到利比亞的情報人員,大多是只會紙上談兵的文弱書生。真的發生任何狀況,還是得靠身經百戰的GRS成員來處理。電影也特別將CIA的當地長官刻畫成官僚怕事,以突顯GRS的英勇無懼。不過也多虧GRS的這六位成員的衝鋒陷陣,雖然Chris Stevens不幸喪命,但是其餘CIA的成員都得已全身而退,安然回到美國。影片最後也不忘配上慷慨激昂的音樂,催起觀眾的愛國情操。

13 Hours令我想起如Black Hawk Down《黑鷹計劃》, Lone Survivor《紅翼行動》,  與American Sniper《美國狙擊手》這種美國到中東非洲一帶從事軍事任務的片子。自己本身沒當過兵,平時也是反戰的。不過幾年前曾讀過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尉官Karl Marlantes的書What it is Like to Go to War,可以說顛覆了我對打仗和士兵們的印象。雖然我仍然偏向反戰,但是對於軍人開始有一份崇敬感。畢竟,他們才是做我們一般人不想和不敢做的事,獲得最少,犧牲最多的人。

原本應該只是陳述GRS成員的勇猛事跡,但當初13 Hours在上映時,很不幸地被政治化了(其實也不難想像)。不僅針對保守派的人士做宣傳(這很正常,本人沒意見),甚至繼續拿去當攻擊希拉蕊的工具。Michael Bay親口都說拍此片時是沒有任何政治議程的,但是也無法阻止重點失焦。

即將要過美國Memorial Day(陣亡將士紀念日),看著13 Hours同時也對過去和現在沙場上爭戰的士兵們致敬。

整體評價:★★★½☆

註:本片在2017年的奧斯卡入圍Best Sound Mixing的獎項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