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April 9, 2017

Hacksaw Ridge (2016)-不帶槍的真英勇


儘管Mel Gibson二十一世紀個人風波不斷,但是不能否認他作為導演對於作品的自我要求甚高。1995年的Braveheart就不用再多說了,2004的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以及2006的Apocalypto,我相當喜歡後者。距離上一部Apocalypto十年後,Mel Gibson再度坐上導演之位,拍出由真人真事改編的二戰片Hacksaw Ridge《鋼鐵英雄》。

Desmond Doss的故事本身就是個傳奇。1919年出生於美國Virginia,在極虔誠的Seventh-Day Adventist(安息日會)基督教派家庭中成長,謹守教條,發誓一輩子不殺人,甚至不持槍。二戰時,為和身邊朋友一樣,盡一份力,報效國家,即使因為有工作而獲得緩徵(deferment),但仍決定立刻從軍,當醫務兵。但是因為其宗教信仰(拒絕拿槍,週六休息),他在受訓期間讓長官頭疼,還被冠上conscientious objector(良心拒服兵役者)的稱號。Doss並不同意這個稱號,而以conscientious collaborator自居。

在沖繩島戰役,也是太平洋戰爭裡最血腥的戰役,美軍在前田高地(Maeda Escarpment,又俗稱Hacksaw Ridge「鋼鋸嶺」,亦是電影片名由來)受到日軍的反攻而節節敗退。Doss不顧軍令和自己性命,獨自一人在高地上將75位受傷的同伴救下山。他的神奇英勇事蹟,使Truman總統日後向他頒發榮譽勳章(Medal of Honor),也是第一位獲得此章,更是從戰場上唯一活著回家的得獎conscientious objector。(之後的兩位,都在越戰的戰場上陣亡,獎是死後追加頒發的。)

近來看過有精彩戰爭場面的二戰片,想來想去似乎只有Fury。因為1998年的Saving Private Ryan將標準給提高了,電影裡的戰爭場面我想導演們也不敢輕易去挑戰。Hacksaw Ridge被許多人認為是繼Saving Private Ryan之後戰爭場景最逼真的一部片,我也必須同意。看過Mel Gibson導演的片就知道,他對血腥的畫面是完全不避諱的。而電影中有三個戰爭場面,斷手斷腳,穿腸破肚的都樣樣來。Doss可以在手無寸鐵的情況,救出那麼多人,真的是件奇蹟。他在信仰上的執著,以及戰場上救同伴的無私與英勇,令人敬佩。

除了打仗的地方之外,電影前面還大致向觀眾交待了Doss小時候以及從軍前的故事。 Doss和妻子相遇、談戀愛、以及結婚的情節,佔了一部份的時間,稍嫌公式化。本片最大的缺陷,則算是Doss受訓時的那幾幕。戰爭片單位裡該有的stereotype(人物刻板印象)Hacksaw Ridge這邊也都齊了:德州牛仔、義大利裔、紐約Brooklyn人、東歐裔、肌肉男,冷酷男…然後那個震撼式教育,動輒破口大罵羞辱人的中士,無疑是試著效法Kubrick的越戰經典Full Metal Jacket《金甲部隊》。只是找來Vince Vaughn擔任這個角色,整個弱掉了。Vaughn的Sergeant Howell和R. Lee Ermey的Sergeant Hartman威力相比,可是要以萬年計算的。

另外,Mel Gibson在拍這部電影時,籌資不是特別順利,似乎大部份電影公司對拍傳統的戰爭片比較沒興趣。和Braveheart相比,這部片幾乎只有它的一半,而且不算20年來的通貨膨脹。因此,Mel Gibson回到故鄉澳洲求助拍片資源,片中除了主角Andrew Garfield是英國人還有Vince Vaughn是美國人,其餘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澳洲人,其中有Hugo Weaving(Matrix的Agent Smith),Sam Worthington(Avatar主角),Teresa Palmer(Warm Bodies),Rachel Griffiths(Hilary and Jackie)等。

最後,既然是電影,就有改編。看過真實故事vs好萊塢的比較之後,感覺沒有哪個被修改的情節特別過分。電影要戲劇化,artistic license總是要有的。Mel Gibson的Hacksaw Ridge除了拍出一部精彩的二戰片,也讓人認識了一位被遺忘的英雄。

整體評價:★★★½☆  

註一:這部片在2017年的奧斯卡入圍六項獎,最後贏得了Best Film Editing與Best Sound Mixing兩項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